学校要闻

参观灾后复建 感悟大爱崛起

更新:2011-05-27 21:47 来源:政工科 点击:

——党员蒲思岐参观灾区巨变感悟
     在汶川地震三周年之际,为追忆历史、祭奠亡魂,切实加强共产党员的党性教育、集体主义精神和社会责任感,5月21日至22日,学校党委组织全体党员到“5.12”汶川大地震灾区参观、学习,见证三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灾区人民从悲壮走向豪迈的奋进历程。本次活动先后参观了都江堰风景区、汶川水磨古镇、映秀灾区地震遗址。
      伴随着绵绵细雨,5月21日下午, 在都江堰风景区,通过亲眼所见由鱼嘴分流堤、飞沙堰溢洪道和宝瓶口引流工程三大部分组成的都江堰渠道工程,更真切地感受到“天府之国”水旱从人、沃野千里,同时也不得不佩服李冰父子无坝取水的远见卓识。二王庙原名“崇德庙”,是四川人民为纪念李冰父子的福泽所建,在“5.12”汶川大地震中二王庙严重受损,经过修复重建已基本恢复原貌。
      5月22日上午,66名党员游览了位于汶川县南部岷江河畔的水磨古镇。水磨古镇素有“长寿之乡”的美誉,是汉族和少数民族的交融区,“5.12”大地震后由广东佛山援助修建。以岷江为依托,以蓝天白云为伴侣,雨后的水磨古镇俨然一幅浑然天成的水墨画。万年台、水磨亭、寿溪湖、羌碉等羌族标志性建筑,造型独特,韵味古典,蕴含了藏、羌、汉族人民的融合及千年历史和建筑文化。为解决灾后居民的住房问题,同时打造“以家带店”的宜居宜商模式,古色古香的禅寿老街上游客络绎不绝,各个商铺生意兴隆,象征着灾区人民自强不息、重建家园的精神面貌。灾后新建的和谐广场、飞鸿广场,更是象征着各族人民和谐相处、团结互助、携手共建家园的美好前景。
      三年过去了,劫后重生的映秀已发生了巨大变化,一座座新房拔地而起,一条条街道错落有致,节假日来这里参观的感受者络绎不绝。虽是这里的灾变,但全国人民感同身受。
      5月22日下午,在映秀漩口中学地震遗址前学校党委班子领导66名党员向“5.12”特大地震遇难同胞敬献鲜花并默哀三分钟。随后,党委书记蒋明同志讲话,表达了对地震遇难同胞的深切怀念,并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教师要重温党的誓词,充分发挥共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向英雄的灾区人民学习,结合己任,做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遗址不仅仅是遗址,更是历史的见证,见证了大地震对灾区人民的惨痛打击和历史性毁灭,也使我们体会到了生命之轻和生存之重。“5.12”祭坛修建在漩口中学遗址对面的几道坡地上,一块块墓碑上清楚地刻着遇难同胞们的名字,承载着对逝者的缅怀和祭奠之情……
      追忆历史不是为了昨天,而是为了今天和明天,“5.12”这段惨痛的历史将随着时间的掩埋慢慢尘封。我们坚信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英雄的灾区人民将会建设出一个更加美丽、富饶的家园。我也坚信我们的学校在校党政班子的领导下会日新月异、蓬勃发展、更加美好。